iSolarBidder从1.0版本到2.0版本,以电价预测算法为核心,助力客户降险、增收。
建成后,不仅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还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护西藏生态环境。总裁要求施工队伍,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打造一个一流工程、亮点工程、优质工程、示范工程,打造成一个凝聚藏鲁人民深情厚意的最漂亮的一朵格桑花。
5月21日,力诺集团在日喀则1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在日喀则破土动工。对本项目给予资金等支持的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领导分别致词。力诺集团总裁在致词中表示,日喀则10MW光伏并网电站的投资建设,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及日喀则地委行署、山东省援藏干部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并顺利启动,体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格桑次仁代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藏族同胞,对力诺集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将广泛引进山东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项目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总发电量将达到4亿多度,相当于节省标准煤16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万吨。
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是山东、西藏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山东第五批援藏干部的心血,是科技援藏、务实援藏的具体体现,是援藏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为下一步探索市场援藏方式积累了经验。该项目将实现山东太阳能光伏发电走向青藏高原的梦想,力诺人将光伏发电技术同西藏灿烂的阳光相相结合,为日喀则人民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例如,去年四季沐歌太阳能发起的阳光创业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这种趋势将持续延延续到2010年。品牌传播,走向低碳目前太阳能品牌传播在央视、省级卫视的投放力度比较大。例如,天普的同一个太阳,同一个天普,美大的美好生活大家共享,清华阳光的世界太阳能技术领袖,太阳雨的保热墙,暖世界……对低碳、环保的绿色公益形象没有尝试。去年,温总理在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尤其是一些匆忙上马、规模不大且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更是度日维艰。再加上由于国际市场的起伏不定,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都处在彷徨之中。
发展模式是症结所在 实际上,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所有问题,都能从这种两头在外境况闭幕并未得到改善,其发展模式上找到原因。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光伏技术尤其是产业化技术进步幅度超过了之前几十年的进步幅度,并且,我国光伏产业化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硅材料产能的不断释放,开拓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迫在眉睫,这已经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内约有超过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歇业。
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上网电价也逐年下降,相应的,国家的补贴也逐年下降。在过去的20年中,光伏产品作为解决无电地区人民用电问题的手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多晶硅生产基本形成了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症。仔细观察现阶段的整个光伏产业,在产业上游——除了少数企业开始推进关键设备的国有化之外,大多数企业生产多晶硅依然依靠国外设备。
而在产业的下游——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也在国外。由于各地光伏企业归口管理部门不同,目前官方还没有对倒闭企业数量作确切统计,但行业整体效益下滑严重,光伏组件企业苦熬寒冬、生存艰难已成不争的事实。
但由于光伏发电成本高,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只能以政府采购、示点示范的形式推广,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光伏应用市场。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还有很多常规电网覆盖不到的区域。
推行《上网电价法》的目的是促进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事实证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比上网电价的下降速度更快。比如,国际市场上多晶硅价格由几百美元骤降到四五十美元,国内多晶硅市场随之萎靡。高宏玲认为,光伏产业这种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必然受限于国外产业的发展。如果说钢铁业发展受限于国外的铁矿石价格,那么光伏产业的发展则主要受限于对国外应用市场的依赖。因此,我国应尽快在光伏领域实施《上网电价法》,建立长效机制,启动光伏市场,拉动内需,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能源结构、加大减排力度,为我国能源环境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快速启动光伏市场 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因此,电网公司以高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价格向发电企业收购电力,而国家根据《上网电价法》对电网公司进行补贴。
可见,市场竞争拉动技术进步远比单纯在科研领域追求技术进步有效得多,启动市场不仅仅是追求规模效应,还有拉动技术进步的作用。可以说,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但是其目前的发展却遭遇了类似于钢铁产业一样的困境
不过,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并非完全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更主要的是由于原材料多晶硅价格暴跌。对于为什么有关部门至今未出台业内期待的固定上网电价,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认为,目前决策部门还看不到光伏产业有重大的技术突破。
太阳能发电成本的确在去年的敦煌项目招标中展示了惊人的一降,从过去高达每度电4元左右的上网电价一下降至最低报价0.69元/度,中标价1.09元/度。随着光伏发电技术进步有了显著突破,降低成本的路径逐渐明晰,光伏产业的扶持计划也将有望适时锦上添花。
上述两个政策的出台一度令光伏业内欢欣鼓舞,长期两头在外的光伏企业似乎看到了启动国内市场的巨大利好。而目前国内以示范形式并网运行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完全由当地政府根据每个示范项目的特殊性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业内13家光伏企业甚至宣称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每度1元的上网电价目标。而由于逆变器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在国内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经验数据表明,如果照到太阳能电池的能量是百分之百,10%会被电池板反射走,假定太阳能光伏的转换效率达到20%,那么将有70%的太阳能变成热量,而这个热量加以利用的潜力非常大,也将成为降低发电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光伏业内一直认为固定上网电价是比较理想的扶持政策,能给投资者固定、明确的投资回报预期,建立长期明确的规划,通过逐次降低电价的方式来激励技术进步。
光伏发电业内翘首企盼的固定上网电价迟迟未能出台,并在新一轮光伏电站招标计划中宣告落空。目前光伏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显然没有达到决策者的期望值,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还需要行业有更加清晰的技术突破和发电成本降低。
2009年曾被认为是中国光伏行业启动的元年。就当前的光伏转化率来讲,尽管实验室已经达到25%转化率甚至更高,但是产业化之后到底能够达到多少,成本还能降低多少,现在并不清楚。
而除了光伏电池组件外,光伏发电成本还包括逆变器、输配电系统、太阳能支架、电站建设安装以及土地成本等,其中逆变器等硬件设备在总成本中也占有较大比重。多晶硅市场在2008年经历了全行业的低谷,大部分企业被洗牌出局,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使得占总成本40%以上的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得以降低。正是由于看到了光伏行业近两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非正常因素,对光伏业的扶持节奏开始放缓。去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
目前光伏企业已经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上寻求新的技术路径,一方面不断提高现有光伏转换效率,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科研单位正在研究太阳能光、热的综合利用。事实上,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以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行业发展是其追求的最佳政策效果。
同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落实,业内企业发现,上述两个政策的补贴和支持力度还不足以拉动国内需求,专家和企业开始呼吁实施上网电价法,以固定上网电价的形式来支持光伏行业发展
业内13家光伏企业甚至宣称在2012年实现光伏发电每度1元的上网电价目标。经验数据表明,如果照到太阳能电池的能量是百分之百,10%会被电池板反射走,假定太阳能光伏的转换效率达到20%,那么将有70%的太阳能变成热量,而这个热量加以利用的潜力非常大,也将成为降低发电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